在繁华喧嚣的现代生活中,我们总是在寻觅一方宁静的角落,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。而在那一方小小的茶桌上,除了香气四溢的茗茶、精致典雅的茶具,还有一群默默陪伴我们的 “小精灵”—— 茶宠。它们以独特的魅力,为品茶时光增添了无尽的趣味与文化内涵。
茶宠的历史源远流长,可追溯至唐代2 。最早的茶宠是以被誉为 “茶圣” 的陆羽为形象的制品2 。在陆羽之后的百余年间,制陶人以 “陆鸿渐” 为名制作小瓷人,送给购买茶器的客商2 。到了宋代,卖茶的人将陆羽的形象置于烧茶水的灶间,祀为茶神2 。
明朝洪武年间,随着饮茶仪式的变革和紫砂壶的兴起,紫砂茶宠成为备受推崇的新兴品种2 。明清以后,茶宠愈发多样,工艺愈发精湛,融合了篆刻等技艺和佛道思想,成为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。如今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,茶宠更是迅速发展,成为茶人案头的文玩雅器2 。
茶宠的种类繁多,寓意丰富,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:
- 传统神话人物类:观音菩萨或弥勒菩萨造型的茶宠,能增添禅趣,寓意平安祈福2 。弥勒佛以其憨态可掬的模样,象征着吉祥如意、延年益寿,让茶友在品茶时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祥和5 。
- 远古神兽类2 :貔貅是传说中龙的第九子,只进不出,有招财进宝、镇宅守护的寓意;金蟾拥有三只脚,被视为旺财瑞兽,嘴里含钱的金蟾,嘴巴上的铜钱可转动,谐音 “赚钱”;龟龙则代表长寿。
- 生肖动物类:十二生肖茶宠颇受欢迎,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肖茶宠,或是将其作为生日礼物送人,既有趣又雅致1 。每一种生肖都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,是个性化的展示,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。
- 其他寓意类:白菜造型的茶宠,谐音 “摆财”,象征着财源滚滚,寄托着人们对财富的美好向往;大象善于吸水,而水为财源,且象的禀性温驯祥和,寓意吉祥如意;还有如 “知足常乐” 的一只脚茶宠,脚上有蜘蛛,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当下的珍惜。

茶宠的制作工艺丰富多样,不同材质的茶宠有着不同的制作特点:
- 紫砂茶宠2 :紫砂泥是制作紫砂茶宠的主要原料,可分为紫泥、本山绿泥和红泥等大类。紫泥烧成后外观为紫色、紫棕色或深紫色;本山绿泥烧成后的泥色为米黄色;红泥原矿呈黄色或红色,烧成后为暗红色。紫砂茶宠透气性好,能吸收茶汤中的香气,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变得更加温润有光泽。
- 汝瓷茶宠2 :汝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汝瓷茶宠以其独特的外观造型和素雅青穆的釉色,展现出端庄凝炼、形神兼备、自然和谐的独特中式韵味。汝瓷完全靠天然矿石中的以铁为主的微量矿物质元素烧制成色,选用天然玛瑙矿石加入釉中,素坯材料选用天然高岭土、风穴土等。历经高温洗礼后,釉面会形成类似冰裂的釉下开片,在茶汤的润泽下,久用可形成金丝铁线状貌。
- 树脂茶宠2 :树脂茶宠多为感温变色茶宠,表面采用高分子感温变色材料。如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学生创作的 “荔枝变色茶宠”,热水一浇,翠绿的叶子、鲜红的果壳、白嫩的果肉便显现出来,视觉效果十分逼真。
养护茶宠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5 。首先,滋养茶宠要用热茶汤,而不是白开水,因为茶汤能让茶宠更好地吸收养分,逐渐变得温润可人、茶香四溢5 。首次浇灌时,为避免新茶宠受热开裂,应使用温茶汤5 。在养的过程中,可以用养壶笔或毛笔蘸取茶水轻轻擦拭,定期用干净毛巾搓茶宠表面,保持其清洁,避免茶汤残留堆积污垢5 。
茶宠的把玩也有一定讲究3 。把玩时要注意力度,避免碰撞和摔落。将茶宠在手掌中慢慢盘玩,不仅能让茶宠更加有光泽,还对脑力劳动者有着调节大脑中枢神经,起到健脑益智、增强记忆力、提高思维能力等作用5 。此外,茶宠的摆放也有一些共识,如十二生肖类的茶宠应避免与主人的属相相冲;弥勒佛茶宠的后背应对着主人,面部对着客人;嘴里含着钱币的金蟾要面向主人,意为财不外流3 。
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,茶宠有着独特的意义。它不仅是茶桌上的装饰品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生活态度的体现。当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,静下心来泡一杯茶,用茶汤浇灌茶宠,看着它慢慢发生变化,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慢了下来,让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。
茶宠也是茶人之间交流的桥梁。不同的茶宠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文化内涵,茶友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茶宠,交流彼此的喜好和文化修养,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。
此外,茶宠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。一些制作精良、工艺精湛的茶宠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认可,可能会有升值的空间5 。对于一些热爱茶文化和收藏的人来说,收集不同种类的茶宠也成为了一种乐趣和爱好。
总之,茶宠作为茶文化的衍生物,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、多样的造型和独特的养护方式,成为了茶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。它让我们在品茶的同时,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,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情趣。
引用文献: